Services

       专利申请人也可以采用巴黎公约的途径在其他巴黎公约缔约国申请专利,在中国首次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向巴黎公约缔约国提出申请,其他国家的审查程序按照各个国家的具体程序即可。
       目前根据中国与美、日、韩等国家签订的合作条约,在合作条约的框架下,满足一定条件时,通过专利审查高速路的方式(PPH)可以快速获得美、日、韩等国的授权。
       通常情况下,国内申请人在中国申请一件专利后,会在该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PCT申请(该国内专利的申请日为该PCT申请的优先权日),或者申请人也可以直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PCT申请。
       国家知识产权局接收到该PCT申请后,会向国际局传送,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18个月,该PCT申请就会被公开,被称为国际公布。
       PCT申请与其对应国内申请有着紧密的关系,其中PCT申请可以要求该国内申请的优先权,享有和该国内申请相同的申请日(12个月内),而该国内申请同样也可以要求PCT申请的优先权,享有和PCT申请相同的申请日(12个月内)。
       PCT申请只是一个国际申请,不进入具体的国家的话,并不能获得任何国家的专利授权和保护,因此PCT申请只有进入具体的国家才有实际意义,否则就会只是一个申请而已。
      企业的专利申请过程大致分为:专利的挖掘,指导技术人员撰写专利交底书,准备专利申请文件,以及专利的后续维护。
       当今,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专利侵犯风险明显增加,对企业的员工进行针对性的专利培训以普及专利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地,企业需要针对性地进行专利培训:①对研发人员的培训、②对市场销售人员的培训及③对公司管理层的培训。
       企业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专利培训的内容亦有不同:
       1、对研发人员的培训:对专利基础知识的培训,如专利的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等的培训,对专利点的挖掘,专利文献的检索分析,以及对专利侵权判定知识的培训等;
       2、对市场销售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专利侵权培训,以引导市场销售人员在销售策略上避免被对方抓到侵权证据,同时,在和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建立收集对方产品相关证据的意识(尤其是涉嫌侵权的产品)等;
       3、对公司管理层的培训侧重于专利战略的培训:培训专利对企业的意义,不重视专利,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专利能给企业带来哪些收益,以及专利自身的特点,如投入较大,前期较难看到收益,并且对专利的投入在整个企业的存续期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使管理层对专利能够高度重视,并保证持续投入。
       企业专利的检索和分析,是企业专利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中专利的检索分析包括①技术项目立项的检索、②申请文件提交前的检索以及③产品投放市场的检索分析等。
        很多研发人员排斥申请专利,原因在于技术交底书和申请文件的撰写过程比较繁琐。企业可考虑采取下列奖励方式调动研发人员申请专利积极性:(1)物质奖励;(2)荣誉奖励;(3)专利考核机制。
       所谓海外专利布局,即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是否需要申请专利,申请多少专利,在哪些国家申请专利,申请什么技术领域的专利等。
       企业是否需要申请海外专利,完全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来定,如销售市场,如果一个企业的销售市场只是在国内,并且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海外市场,那么该企业暂时就没有在海外布局专利的必要;
       如果该企业在海外有较大的市场,或者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内进入海外市场,那么该企业就要重视海外布局,尤其是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有较大的市场的企业,一定要重视专利的布局和保护,否则一旦在专利纠纷处于被动局面,其海外市场就会受到重创。
       因此,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自身的经营策略,评审是否需要在海外申请专利,另外,在申请海外专利的时候,尤其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费用较高,并且上述国家的审查标准比较严格,因此需要对申请海外的专利进行严格评审,可以从专利的创造性,专利对本企业的价值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
       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不管是企业标准、行业标准、还是国家标准,积极参与都是非常必要的。
       专利被纳入标准后,专利权人享有的权利,其核心内容在于:专利信息的披露和许可的权利,其中:
       专利信息的披露,通行的做法是标准制定单位将其提供的技术写入标准时,要披露该技术中是否包含专利,包含多少专利等,这些信息都需要披露给标准组织的其他成员;
      专利许可,是指被写入标准的专利,专利权人可以选择合理无歧视免费许可、合理无歧视许可以及不同意按照上述两种方式许可等。
通常情况下,标准的制定分为下面几个阶段:预研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和废止阶段等。
       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不但可以将自己的专利技术积极推入标准,成为游戏的制定者,避免被别人掣肘,同时,如果专利被标准采纳,自己也可以向其他企业收取一定的许可使用费,最差也能获得交叉许可,最大可能的避免被诉。
     专利资助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创新的一项新举措,企业利用该政策可适当的节约开支,具体包括:
    a、国家层面,充分利用专利费用的减缓策略,节省专利申请费、审查费以及授权后前三年的年费;
    b、各地方政府层面,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对专利申请的资助政策,如申请一件国内申请奖励企业多少钱,申请一件海外申请,奖励企业多少钱等等,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该政策,节省开支。
       企业的专利战略,是企业通过运用什么样的专利策略来实现自己经营目标,企业通常把专利战略和自己的销售、研发等策略结合起来进行制定。
       企业的专利战略至少要考虑以下因素:①申请策略;②成本因素;③维护策略;④许可策略;⑤维权策略;
       此外,企业也要考虑本行业领域的特点:如技术更新换代较快或者技术发展缓慢等,综合制定自己的专利战略。
       专利权的海关保护,指海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在进出口环节采取保护专利权的执法措施。
       权利人可向海关总署提出备案申请,如果申请成功的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规定,可进行海关保护:如海关发现涉嫌侵权货物,则可进行调查;如确属侵权货物,则可进行相应的处罚。
      权利人在发现涉嫌侵权货物进出口海关时,也可以请求海关进行处理。
专利权人以及独占许可的被许可人都可以提出海关保护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