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第五节 不能申请专利的情况有哪些?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虽然专利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但并非所有的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新型的发明创造都能被授予专利权。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凡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果均能获得专利保护。
       一个国家在设定专利保护对象的时候,更多会考量国家利益和产业发展现状,没有一个国家对所有的发明创造都给予专利保护。
       在中国,不能得到专利保护的大致有如下三类:
      一、有“公共秩序”问题的发明: 违反法律、社会公德、妨害公共利益的。
      1、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如用于赌博的设备、机器或工具,伪造国家货币、票据、印章等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2、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非医疗目的的人造性器官或其替代物,克隆人或克隆人的方法。
      3、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如一种使盗窃者双目失明的防盗装置及方法,因发明创造的实施或使用会给公众或社会造成危害,或会使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受到影响,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二、不属于发明的项目
      1、科学发现
      科学发现是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这些属于人们认识的延伸,不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方案。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智力活动,是指人的思维活动,源于人的思维,经过推理、分析和判断产生抽象的结果,或者必须经过人脑思维活动作为媒介才能间接地产生结果。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这类方法直接以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为实施对象,无法在产业上利用,不属于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
       三、某些特定技术领域的发明
       1、动物和植物品种
       2、原子核变换方法和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
       3、利用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遗传资源的获取或利用违反法律法规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